(李才宏副总作2010工作报告)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与会同仁,大家好!
“虎啸群山留浩气,兔迎盛世蔚新春。”载着丰收的喜悦,我们挥别了硕果累累的2010年,跨进了令人振奋的2011年。借此新春佳节之际,我们欢聚一堂,表彰先进、总结过去、交流经念、畅想未来。
回首刚刚过去的2010年,我们心潮起伏,感慨万千。时光的流逝可能会使许多记忆渐行渐远,渐渐模糊,但这一年,将深深地烙进我们的记忆中。因为这一年公司产值上了新台阶、因为这一年公司走过了第十八个春秋、因为这一年重重的艰难险阻让我们寝食难安。2010年是一个注定要在公司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笔墨的年份。
岁月如梭,遥想2007年组建成集团公司时,欢喜雀跃,2008年取得一级资质时,壮怀激烈,历历犹在眼前。我们一路走来,在张董事长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,在各位奋发努力下,我们同心同德,齐心协力,不懈努力,在2010年创造了新的辉煌,使公司产值上了新台阶。为此,我谨代表张总,对在座各位付出的艰辛劳动,表示由衷的感谢!下面,我就公司在2010年所做主要工作向大家作一个简单汇报,对2011年的工作提一些想法和建议,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。
一、2010年经营环境及业绩
(一)经营环境
2010年是国家“十一五”规划的最后一年,也是经济制度变革领域攻坚克难的一年。经济基础还不稳定、不巩固、不平衡,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仍然突出,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。
建筑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市场的不规范,面对如此乱相纷纭的经济形势,更举步艰难。高竞争低盈利、现金流极其匮乏、成本持续攀升、税赋日益沉重、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尤其突出。但是,我们经受住了大浪淘沙的考验,迎难而上,继续拓展市场。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。2010年我司总业务量及利税总额又创历史新高,实属难能可贵。
(二)经营业绩
2010年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如下:
公司签订工程项目合同额18.9亿元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.5亿元。年上缴国家税收1000多万元,比去年增长了32.6%。
二、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
我用下面几句来总结:
明确目标,盯市场
质量安全,两手抓
人才品牌,齐头进
(一)明确目标,盯市场
目标就像航海中的指南针,如果没有它,就不能掌握前进的方向,那只能让船随波逐流最终搁浅在绝望,失败和消沉在海滩上,永远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。前年,我们就提出要使公司发展成为国内建筑行业中的一流企业,并在建筑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的总目标。2010年初,我们将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分目标,完成情况如下:
1.产值利税指标均超过年初设定目标
其中,2010年总产值比09年增长30.6%,达到16.5亿元。上缴国家税收总额比09年增长32.6%,
2.管理指标有二项达到年初设定目标,但安全管理未达标
1) 质量指标,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5%、质量满意率达90%;
2) 服务指标,投诉处理率为100%,服务满意率达到85%。
3) 安全指标,事故率未能控制在2‰以下,今年将把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整改。
3.市场经营指标均超过年初设定目标:
市场不但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源泉,而且是建筑企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、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核心问题。可以说谁占有市场,就是占有竞争的制高点。所以,在2010年我们仍然紧盯市场不放松,市场占有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。
(二)质量安全,两手抓
1.抓质量
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,是企业生存的根本。企业靠市场,市场靠产品,产品靠质量,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。2010年在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,我们注重“保合格、创精品”,落实“以工期服从工程质量、材料满足工程质量、经费保证工程质量、技术支撑工程质量、管理围绕工程质量”的工作思路,最终实现,一次交验合格率达95%、质量满意率达90%,工程优质率达到87%,今年质量管理重点还是施工质量监督。
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,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,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。2010年,公司严格落实《工程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制度》,加大了项目质量检查力度,在建工程项目中。侧重于三项检查内容 ① 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及行为;②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资料及技术资料;③ 工程实体的质量。从总体上看,各项目部都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,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,施工现场与以前相比有明显提高,现场管理日趋规范。但仍存在一些通病,需及时治理。检查过程中,共对3个项目开出质量整改通知单。
2.抓安全
安全生产的警钟,时时刻刻地敲打着我们的神经。安全事故是施工企业永恒的,不可触摸的高压线。只有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,才能谈效益,才能谈发展。建筑施工管理特点是“项目数量大”,一年内有上百个工地同时作业;“分布地域广”,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施工;“涉及领域宽”,各行各业均有涉及;在客观上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度加大。针对上述行业特点,结合公司现有运行模式,2010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如下:
1)继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,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
制度完善同时,强化对项目部安全生产监督。公司在2010年派驻安全员对部分工地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,并对大型施工项目个案追踪监督。重点放在受限空间作业、高空作业、易燃易爆作业,有毒物品作业上,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章现象,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整改。
2)加强安全管理人力培训
加强安全管理同时,重视对员工的安全培训。通过建设厅共培训三类安全人员108人,其中,A证8人,B证60人,C证40人。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人力保证。
总结2010年公司安全生产状况,可以用“如履薄冰”来形容,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总体比以往有所提高,特别是大型项目部呈现出安全管理水平上升趋势。但是,个别小型项目部管理不到位,对安全重视程度不够,安全措施不到位,安全隐患重重。2011年,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,必须重塑,不能再延老路走下去。
(三)人才品牌,齐头进
1.以人为本
企业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、拥有和运用能力。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,无论从宏观角度,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,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,一流人才造就一流企业。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,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。因此,公司十分重视引进优秀人才和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。
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,主要通过申报、组织参加培训和各类考试等三种途径。通过申报考核,公司现有建造师116名,五大员496名,特殊工种328名。为我们公司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人力资源基础。
我公司始终将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,“以人为本、关爱职工”企业关爱员工,员工关爱企业,已在我公司形成一种和谐发展的氛围。
2.提高品牌信誉度
唐太宗用:“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”来形容“君民关系”。我认为用来比喻“企业与品牌关系”同样贴切。企业是“船”,品牌是“水”,“水涨则船高,水退则搁浅,水怒则覆舟”。品牌是企业的“脸面”,一个好的企业品牌往往使人对企业产生好的信誉度,最终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认同,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。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,它代表了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。
施工企业的品牌,主要体现在施工资质、施工业绩、资金信誉等级、合同诚信度、项目创优夺杯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信誉度上。我们公司在建筑行业内也具有相当高的品牌信誉度。今年再接再厉,并以资质增项为突破点,因为建筑企业资质决定着承接工程的范围及规模,是企业管理水平、人员素质、资金实力、机械装备、及工程业绩等指标的综合实力体现。虽然我们已有7项资质,但是从公司长远发展来看。我们只能进一步通过资质增项,才能突破市场准入,在更宽的平台上参与竞争。
2010年,取得的成绩已成为历史。2011年,希望的钟声已经敲响,展望未来,我们更当奋勇前行。我坚信,在张董事长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,大家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,公司一定会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。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,身体健康, 家合事兴,财源滚滚!
谢谢大家!
